结语

何为选择?这里不是问命运和自由意志,而是问性别。我想有必要讨论选择的过程。

“选择理论”将选择分为两部分,即偏好和机会。机会是不同的道路,是尚未选择的可能性。偏好是驱使我们选择某个机会的内在因素。有的偏好驱使我们做出明确、理性的选择,很容易解释选择的理由,这种偏好源于“理性脑”。但相反的情况一样稀松平常,这种选择不是明确的理性判断,而是内心深处的感受,这种偏好源于过往的经历、生理因素或更底层的本能,正念练习人士称其为“感性脑”。

不论偏好源于何处,对立的感受塑造偏好:愉悦与不适;平和与失衡;亢奋与烦躁。我们的所作所为都源于正负反馈。如果只有两个选项,不选对自己最有利的,至少也是最无害的。

这又与性别有什么关系呢?人的性别不是选择,而是不可变的内在(注1)。某些因素也会让性别认知改变(如流性别(注2)、分离性身份(俗称精神分裂)等情况),随着深入理解自己的性别,也会改变阐述自我的方式。但性别身份无法选择,选择的只是表达方式。

感受促成偏好,进而促成选择。感觉对了,才会选择公开自己的跨儿身份;感觉不对,才会捍卫自己的性别身份。“跨性别”伴随着污名和歧视,我们选择与它相伴。不少跨儿为了安全,隐藏跨性别身份,作为顺性别生活。即便知道被当成顺性别者更安全,也有很多跨儿不会隐瞒,轻松地打破别人的想当然。这都是选择。

亢奋与烦躁促成了多元性别现象,有人明白这个道理就会不安,活学活用。自己没体会到性别烦躁,又为什么背负了“跨儿”身份的重量?选择不是凭空而来的。即便初衷绝对积极,别人不尊重甚至否定你的性别认同呢?你感觉如何?

可就只是有点不舒服、不开心啊。

宝儿,这就是性别烦躁呀。

我们本就身处此地,我们本就与众不同。

每年都有新的研究显示跨性别人口比例提高。随着认知度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不对劲,去寻找自我。美国性少数人群者反诋毁联盟(GLADD)估测3%的人都是跨性别者,更激进的数据有5%甚至10%。对性别的理解越深,就表述出来更多,就有更多人认识到男女二分性别结构的僵化错误。

这变化太可怕了:保守派害怕,对性别新的认识消解了父权制社会结构;保守的跨性别者害怕,自己按哈里·本杰明规则进行性别转变,本来要行动、撒谎、操控别人,现在却这么容易。如果谁都可以是跨儿,公众就不会把跨儿当回事;厌女的反跨团体害怕,努力废除跨性别者的权利。如果可以跨越男女两性,必将危害男人和女人的利益。

成为跨性别者绝非跟风行为。

性别烦躁也不是突然出现的。

更没有人诱导孩子做跨性别。

不要再这么想了。

译注1: 纠错。“不可变的内在”(原文"at a level of the brain’s function that is not subject to change"),绝对不是说存在某种先天的、不变的脑结构,目前科学证据无法支持这一结论,并且走向了生理本质主义的谬论。从小到大在家庭、学校、社会中习得的知识、行为与态度都是每个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也由经历造就:从来没听说过“跨性别”这个概念,也不可能知道自己就是。先天与后天因素共同构建了一个人的本质,“性别不是选择”指的是无法在不破坏一个人本质的前提下改变它

译注2: 争议。一般认为流动性别不算改变性别,流性别者处于稳定的流动性别状态,ta一直是流性别者。但也有人认为这算改变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