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s Gender?

性别 - 名词
与女性气质和男性气质有关并区分两者的一系列特质。根据具体语境,这些特质可能包涵生理性别、基于性别的社会结构(即性别角色)或性别认同(对自我性别的感知)。

“性别”一词源于拉丁语,意为“种类”。12世纪的诺曼法语中"gendre"的意思是“男性或女性的特质”。

很多人以为心理学家约翰·马尼(John Money)创造了“性别”一词,他在1955年提出用“性别”来区分心理上的性和身体上的性。然而早在1949年出版的《两性之间:变迁世界中的性研究》中,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就用这个词区分生理性别与性别化的行为、社会角色。《美国心理学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vol. 63, no. 2, 1950, pp. 312)如此评价:

这本书超越了它所处的文化预设。告诉了读者什么是“性”,什么是“性别”,什么是男性化的角色,什么是女性化的角色,什么是男女的生殖功能。

玛格丽特·米德研究几个社区里的男女,再进行更普遍的比较,最后分析我们时代性,我们之间的性模式。

Cog @CognitiveSoc

@KatyMontgomerie Magnus Hirschfield was writing about Third Genders and transitioning between sex and gender in the late 1800s.

This book of his, entitled "What do people need to know about the Third Gender?" was written in 1901.

This stuff isn't new, it was just sidelined.

Darkly Dai (Now with added werewolf) @Darkly_Dave

When ever people try to say trans people are a recent phenomenon or trend I think of this photo from Magnus Hirschfield's institut für sexualwissenschaft (1919-1933 germany), that's him in the glasses with the big 'tache, everyone else in this photo is trans, it's from the 1920s.

人类的性 (形容词,不是动词) 分为三类:

  • 基因型:由生物遗传确定的染色体核型(XX、XY及其它变体
  • 表现型:可观察到的主要和次要性征(生殖器、脂肪和肌肉分布、骨胳结构等)
  • 性别可见的性征、一个人内在的性心理模式和性别表达^1

这三类中都受到观念的桎梏。小学的健康课可能讲过,基因类型是二元的,要么是女性(XX),要么是男性(XY),但其实还有十几种其他的排列形式。

很多人认为表现型也是二元的。但生物学几百年来都认为,人类的性特征呈双驼峰型分布。大多数人与两极相差很小,但也有人不同两者,处于典型的两峰之外。很多有两性特征的人处在中间。

然而,性别却是…神秘的。性别光谱本身就很抽象,有很多解释它的说法,但也没有一种完美的。

用于描述性别的一些方法
Sources: [Tumblr] [TransStudent.org]

总之,有些人很男性化,有些人很女性化,有些人觉得自己没有性别,有些人觉得兼具两者,有些人处在中间,有些人处在边缘。有些人以不可知的形式在整个光谱中飘荡,像风一样。性别由心而定,不由旁人规定。

性别的一部分是社会建构,一部分是习得的行为,一部分是在生命早期形成的生物特性。

现有证据表明,性别似乎是在妊娠期间,大脑皮层形成时确定的(见性别烦躁的成因部分)。这种脑模式在潜意识层面确定人在性别光谱中的倾向。它影响行为、世界观、感受到吸引的方式(不同于性倾向和激素作用)以及人际关系。

性别也会影响大脑对所处环境(你的身体)的预期。当环境不符合预期时,大脑就会以抑郁、人格解体、现实解体和分离体验等形式发出警告,在潜意识层面说明有什么不对劲。

习性 - 名词
社会固化的习惯、技能和性格。是一个人感知世界并做出反应的方式。

在社会层面,性别与习性有关:外表、举止和行为、沟通方式、反应方式、对生活的预期,及社会角色。作家苏珊·史崔克(Susan Stryker)在《跨性别史》(Transgender History)中写道:

很多习性关乎“做自己”的改变——扭胯走路、说话辅以肢体动作、去健身房增肌、留长发、穿显乳沟的开领衣服、剃腋毛、留胡子茬,句末语调上扬或下降。我们往往内化这些行为和打扮,甚至认为它们是天生的,但其实都是通过观察和实践习得的,最好称其为“第二天性”。

这都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建构的文化因素。本质上是“虚构的”,但还是极度性别化,人们无意识地将性别化的习性与内在自我连结在一起。被拒绝参与性别化的社会活动时,会对自己的社会角色感到不适。

约翰·马尼(John Money)试图用实验证明性别完全由社会建构,孩子可以在成长中相信“被塑造”的自我。然而实验彻底失败(见生化烦躁部分),性别没有改变,一生不变,改变的是成长过程中对性别的理解。

这些负面症状(抑郁、人格解体、现实解体)就是性别烦躁的症状。

性别不是性倾向。虽然我们用与性别相关的词语来描述性取向(同性恋/异性恋/双性恋等),但性别本身不影响性欲,性欲也不影响性别。

非二元性别是什么?

简单说,非二元性别就是既不符合男性的标准,也不符合女性的标准。非二元性别者可能不认同任一性别(无性别),男女两性都认同(双性别),认同两性间的平衡状态(中性),认同性别的变动(流性别),部分认同某性别(半性别),或者认同自己处在整个性别光谱中(泛性别)。

非二元性别者可能认同某种性别的某些方面,拒绝其它方面。例如,半性别女孩可能出生性别为女,却只认同部分女性身份和女性气质。或者一名出生性别男性,正在进行激素治疗,外表女性化却不怎么认同女性的社会身份。

本文某些地方会用以二元性别(男性/女性)区分的词汇而不是非二元的词汇,但这纯粹是为了方便。性别体验和性别表达的世界远比粗暴的二元划分广阔得多。